“学历史有什么用?”这个问题每次讲历史课时我都会问。
95%的学生回答“为了考试”,5%的学生说“为了了解过去发生的事”。
“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有什么意义?”我追问。
“不犯相同的错误。” “知道如何选择。”学生们回答。
“我们每个人多少都了解一些历史,这些知识对你们有过多大影响?改变过你们的选择吗?”
沉默……
这些问题不好回答,就算是我们成年人思考过这个问题的也不多。但是纵观历史,以智慧留名的先贤无不和手不释卷、博古通今这样的词联系在一起。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唐太宗的这段话被历史学家引用千年,但如今在年轻人中真正感同身受的人屈指可数,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的理解是学习方法之故。大多数的历史老师和历史课都把重点放在了历史事件本身,忽略了历史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是本系列课程的初衷和目标。通过学习中国历史,帮助孩子们总结历史规律,并从中找到努力的方向,让历史课变得有用。
如何让历史课即有趣又有用?我们来举个例子。战国四公子远比四大美男声名显赫,其中尤以信陵君魏无忌为翘楚。成就信陵君一世英名的除了窃符救赵的传奇外还有那位史上最强门吏侯赢。话说信陵君为了网罗天下英才,亲自驾车去接监门小吏侯赢赴宴。结果这位有贤名的看门吏拿架子,让信陵君驾车带他先看望朋友。信陵君抛下一屋子皇亲国戚等重要宾客,驾着车经过最大的集市,陪着侯赢来看望他的屠夫朋友朱亥。侯赢见到老朋友相谈甚欢,竟好像忘了他出行的目的是为了赴宴,而宴会的主人正是魏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信陵君。事件的结果是信陵君既没有拂袖而去,也没有治侯赢一个大不敬的罪,因此美名远扬成就了门客三千的佳话,致使各诸侯国迟迟不敢对魏国用兵。后世谈论这件事时大都忙着夸赞信陵君的涵养及深谋远虑,但却忽略了侯赢的眼光和胆识。

学习这个历史典故有什么意义?它教会我们遇事不能只看表象。得到这个答案,需要学生思考两个问题:如果你是信陵君,面对如此不识抬举的侯赢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侯赢,面对位高权重对你另眼相待的信陵君,你敢这样做吗?通过问与答,将学生浸入到历史之中,从而将他们与历史相联结。无论把自己放在哪个人物或哪个时间点上做选择,差距就是努力的方向。大局观、推断力以及洞察人心的智慧就是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
《中国历史》课程Q&A。
一、课程内容。
答:以双双中文教材为纲要讲授中国历史,但不局限于课文内容。
重点介绍各个历史朝代的代表人物,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借助文物展现历史除了帝王将相更替之外的发展脉络。

二、课程受众。
答:具备基本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初中、高中、大学学生。
三、课程作业量。
答:课前需要30分钟预习,思考课前问题。
每周一次课,分两节,中间休息10分钟,共两个小时。
课后有思考作业,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书面或语音录音完成,预计耗时30分钟。
四、授课方式。
答:网络授课。(zoom)
五、课程时间。
答:每周六7:00pm 到 9:00pm(美东时间)节假日除外。
六、开班条件:
人齐即开班。
七、收费:
《中国历史》课程分上下两部分。
上部共15次,30节课。
每节课$20,共$600.三节课内可以选择退费。
咨询报名请扫码入群。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